欢迎您光临湖南雄宇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官方网站!
文化创意、营销策划、图书发行
行业考试辅导资料专卖
图书分类
Book classification
联系我们
湖南雄宇文化传播有限公司

24小时联系电话:18674889522

电 话:0731-85625360/85648249

/82909688

QQ:136904408/1287292219

公司地址: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芙蓉中路三段266号弘林国际大厦12楼

青少年诺贝尔文库—名人传

标准书号:9787564077273

出版日期:2013年8月

作者:(法) 罗曼·罗兰 著,马建强,郑明生 译

出版社: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

价 格:¥18.8

内容简介
目  录
贝多芬传
他身材矮小却很壮实,天生就是一副运动员的骨架。一张砖红色的阔脸庞,拥有只有到了垂暮之年皮肤才会显出蜡黄的病态模样,特别是在远离田野足不出户的冬天,更是如此。他的额头突起,特别的宽阔。头发乌黑浓密,乱蓬蓬地直立着就像是从没有经过梳子梳理一样,与"美杜莎头上的蛇发"神似。他的眼中闪烁着一种神奇的力量,让凡是看到的人都被震撼;但是绝大部分的人都不能区分它们的微妙差异。由于他的一双眼睛在红褐色悲壮的脸上放射出一道粗野的光芒,因此人们都认为他的眼睛是黑色的,其实是灰蓝色的。他这双眼睛平时又小又深陷,只有在兴奋或被激怒的时候才会突然张大,在他的眼眶中打转,反映出他全部的思想。
他常常用一种忧郁的眼光去凝视天空。他的鼻子宽大而短方,一副狮子的面相。嘴巴显得细腻,但下唇常常向前突出超出上唇。牙床刚劲有力,好像连核桃都可以磕破。右边脸颊下方有一个深深的酒窝,使得整个面部显得古怪扭曲。莫舍勒斯说:"他的微笑甜美,谈话时神态和蔼。但是,他笑起来总是不太对劲,粗鲁、丑陋、短促。"这种笑容是一位不习惯欢乐的人的笑。他平时的表情是沉郁的,好像是患上了"不可治疗忧郁症"。一八二五年,雷斯塔伯曾说看到"他温柔的眼神里那种极度的痛苦"时,他只有竭尽全力才能够控制自己不落泪。一年以后,布劳恩·冯·布劳恩塔尔在一家小酒馆里碰到了他,那时他正坐在角落里抽着一支长烟斗,双目紧闭,这是在他最后的日子里不断加剧的一种习惯。有一个朋友跟他说话,他只凄苦地一笑,从口袋里取出一个小小的谈话本;并用一个聋子常有的尖锐的声音叫他把要说的写在本子上。他的脸色经常会发生变化,有时候是灵感一闪,有时候甚至是在街上,也会让路人大惊,也有可能是他正在弹琴被人突然撞见的时候,"面部肌肉鼓胀起来,青筋暴露;粗野的眼睛变得更加可怕;他的嘴唇微微颤抖,就像是一个巫师被自己召来的魔鬼制伏一样"。那副神情就像是莎士比亚作品中的人物形象。尤里乌斯·贝内狄克特说他是李尔王。
路德维希·凡·贝多芬,一七七○年十二月十六日生于科隆附近的小城市--波恩的一座破旧房屋的小阁楼上。他的原籍是弗朗德勒。父亲是一个碌碌无为却嗜酒如命的男高音歌唱家。母亲是一个女佣,是一个厨师的女儿,刚开始嫁给了一个男仆,丧夫之后又改嫁了贝多芬的父亲。
贝多芬的童年充满了艰辛,他没有莫扎特那样幸运,生长在一个充满温情的家庭。贝多芬一步入人生,就注定要与自己悲惨的命运作斗争。他的父亲想启发他的音乐天赋,希望能够把贝多芬塑造成为一个神童。在贝多芬还只有四岁的时候,父亲就让他整天整天地坐在羽管键琴面前,或者把他关在房间里逼他练习小提琴,繁重不堪的练习几乎要把他压垮。贝多芬差一点就要痛恨这么严酷的艺术,以至于父亲只能用暴力来强迫他学习。年少的他就必须为家庭经济操心,想办法挣钱糊口,过早地为生计忧愁。十一岁的时候,他进了剧院的乐队;十三岁的时候,他当上了管风琴手。一七八九年,他最亲爱的母亲去世了。"对我来说,她是那么善良,是那样值得我去爱戴,她是我最好的朋友啊!当她能听到我叫母亲这世间最甜蜜的名字时,谁能比我更幸福呢?"贝多芬的母亲死于肺结核,贝多芬以为自己也染上了同样的病,他常常会感觉到身体不适,还有比病痛更为残酷的是要面对生活的忧郁。十七岁的时候,他已经是家里的顶梁柱了,他要负担两个弟弟的教育;他被逼无奈而羞愧地要求自己的父亲退休,原因是他酗酒成性,完全不能照顾家庭:别人担心这个荒唐的父亲挥霍,总是把养老金交到他的儿子手上。这些悲惨的经历在他内心留下了很深的伤痕。可怜的贝多芬在他的出生地--波恩的一个人家找到了自己感情上的依托,这就是他终身都很感念珍惜的布罗伊宁一家。他们家可爱的女儿埃莱奥诺雷·特·布罗伊宁比贝多芬小两岁。贝多芬教她学习音乐和诗歌。她是他儿时的玩伴,两个人之间两小无猜地产生过很多柔情。但后来埃莱奥诺雷嫁给了一位叫韦格勒的医生,这个医生也是贝多芬的知音;终其一生,他都和这个医生保持着淡淡的君子之交。这一切从韦格勒、埃莱奥诺雷和贝多芬之间往来的书信中就可以看出。当三个人都走到了人生边缘的时候,他们之间的感情却愈加浓烈,心灵如同过去一样年轻,虽然说贝多芬的童年十分凄苦悲惨,但是,他对自己的童年和童年曾经待过的地方,永远留存着一份温情而凄凉的回忆。后来,他被迫离开小城波恩,终其一生都住在了首都维也纳。无论是在城中,还是在维也纳的郊外,他都始终惦记着在莱茵河畔的故乡,想念着美丽庄重的莱茵河,就好像是他自己所说的"我们的父亲莱茵河";它真的就是那样栩栩如生,生动得仿佛具有人性一样,仿佛是一颗巨大的灵魂,有着无穷的思想和力量。整个莱茵河流域,没有哪一段河流有流经风光旖旎的波恩这一段的美丽、雄壮、温馨。莱茵河以他那温柔而又汹涌的河水浸润冲刷着树荫掩映、花草丛生的堤岸。就在这个美丽的地方,贝多芬度过了他人生头二十年。在这里,充满了他少年时期的梦境,那一片片芳草绿地懒洋洋地浮在水面上,雾霭笼着白杨、灌木丛,还有果树,这些树木的根须都浸润在平静但又湍急的河流中;四周星星点点地分布着村落、教堂,还有坟墓,它们懒散地睁开着一双双好奇的眼睛俯瞰着莱茵河的两岸;远处,蓝色的七峰山在天空中描摹出峻峭的山影,山上矗立着已经被废弃的古堡,凸显着自己消瘦古怪的轮廓。他永远心系着这片他所热爱的故土;直到人生的尽头,他仍然对它魂牵梦绕,希望能够再见故土一眼。"我的故乡,生我的美丽的地方,在我的眼里,它始终是那么美丽,那么明亮,和当年我离开的时候一模一样。"
后来革命爆发,席卷了整个欧洲,贝多芬的心也被它占据了。当时波恩大学是新思想的中心。一七八九年五月十四日,贝多芬注册入学,他听后来曾担任莱茵州检察官的有名的厄洛热·施奈德讲授德国文学课。当人们在小城波恩听到了攻占巴士底狱的消息时,施奈德在自己的课堂上慷慨激昂地朗诵了一首诗,激起了贝多芬痴狂的激情。
一七九二年十一月,战火弥漫到了波恩,贝多芬离开了已生活二十多年的家乡,前往当时德国的音乐之都维也纳。一七八七年春天,他去维也纳短期旅游,曾经见过音乐家莫扎特,但是当时莫扎特对他并不在意。他遇到了向法国开进的黑森军队。在爱国主义情怀的感召下,在一七九六和一七九七两年中,他把弗里贝格歌颂战争的诗歌谱成了乐曲:一首是《行军曲》;一首是《我们是伟大的德意志民族》。此时大革命的浪潮已然征服了世界和他的内心。自一七九八年开始,虽然当时奥地利和法国的外交关系紧张,但贝多芬却私底下和法国人,还有刚刚到维也纳的贝尔纳多德将军保持着亲密的往来。在和他们的谈话中,贝多芬渐渐流露出同情共和的情绪,这种同情的情绪在贝多芬后来的生活中越来越强烈。
此时施泰因豪泽为他画了一幅肖像画,惟妙惟肖地展现了贝多芬的风采。这幅画像与后来贝多芬的一些画像相比,真可以说是介朗笔下的拿破仑像和其他的拿破仑像的对比。在介朗笔下的那张拿破仑像中,拿破仑面色严峻,激情如火,展现着他的勃勃野心。而施泰因豪泽画像里的贝多芬比他本人更显年轻,身材瘦削挺拔,上衣高高的领口托着他笔直的脖颈,目光稍显紧张却又显示出睥睨一切的神情。贝多芬深知自己的价值所在,也相信自己充满了力量。一七九六年,他在记事本上写道:"一定要有勇气!即使我身体不好,但是我的才华必定能够得到展现……我已经二十五岁了!不正是大显身手的时候吗?……嗯!我一定要大显一番好身手!"特·伯恩哈德夫人和葛林克都说他总是目空一切,行为粗鄙,让人反感,说话的时候又带着浓重的乡音。不过,只有他最亲爱的朋友才会知道,就在这副傲慢的外表下,隐藏着一颗善良的心。当他写信告诉韦格勒他获得的成功时,最先想到的是:"如果我有一个朋友身在贫困之中,但是我的钱又不足以帮助他的时候。我只要伏案认真工作,要不了多久,我就可以帮他解决困难……这样,你瞧,有多好。"接着,他还说:"我的艺术应该为穷人服务。"
但是,而病痛已经临门,而且病痛到来后,便没有再离开。一七九六年到一八○○年,耳聋的病症开始暴发,他日夜耳鸣,听觉渐渐衰退,内脏也备受痛苦的折磨。这种情况他瞒了家里人好几年,包括自己最好的朋友。他害怕和人接触,以免别人看出他的毛病,他宁愿将这个可怕的秘密深埋心底。不过,到了一八○一年,他再也无法忍受了;在绝望中,他把这个秘密告诉了自己的两个朋友--韦格勒医生和阿门达牧师。"我的亲爱的、善良的、挚友阿门达……我是多么希望你能够常常陪伴在我的身边!你的贝多芬已经痛苦可怜至极。你知道吗?我最高贵的听觉大大下降。其实,我们还在一起的时候,我就觉察出了一些病兆,我隐瞒了病情,但是病情却越来越严重……我还有可能恢复听觉吗?我非常期望有这一天,但是希望却很渺茫;我的病怕是无药可救了。我必须过着痛苦煎熬的生活,逃离我珍爱的一切,独自一人生活在这悲惨、自私的世界。我只能够隐居起来,任凭上天处置,你知道我有多么希望摆脱痛苦吗?但是这还有可能吗?"
……